close
致 所有支持喜愛伊聖詩的朋友們,
針對近期關於精油混充事件相關報導,伊聖詩特此說明,避免無憑據的不實報導影響支持伊聖詩的朋友 。我們相信發生這個事情,隨之起舞的當然大有人在,甚至會有很多業者為了自清,提供很多毫無相干的證明或報告,比方說海關申報單、或是產地證明,然而這樣的意義何在?精油產品目前在台灣,是以化妝品管理條例所規範,然而在很多西方國家卻是以藥品在規範,也就是說政府機關至今仍然無法擁有約束芳香療法相關產品的機制,也沒有任何一個管道提供業者這樣的服務。如果我們需要提供證明,以示精油的純度,那麼政府機關應先提供業者這樣申請管道。

得知政府相關單位抽檢的標準,居然只以八種芳香分子來判定,也就是說,擁有200多種以上芳香分子的玫瑰精油,他們只以其中八項來檢測,亦即假使這八種成份低於標準數值,便不能稱之為玫瑰精油。這是非常不確實的做法,用這種方法來檢測,你將會發現大自然界可能有多種完全不同的物質,具有一樣的分子。譬如,茉莉、白玉蘭和橙花都擁有indol吲朵這個芳香分子,難道他們就是同樣的植物嗎?

另外關於自由時報與TVBS的報導,有以下幾點需要說明:
報導:精油價格有五毫升要價二、三千元,也有上百毫升只要一、二百元
回應:
的確,我們可以透過精油的售價來辨別精油的真假,但是學過芳香療法的人都知道,精油的價格還取決於萃取的難易度,舉例來說,甜橙精油容易萃取、適合量產,售價較低廉;玫瑰精油因為萃取自水份含量極大的花辦,故萃油量低,當然價格便也昂貴。
報導:如果不純、摻有害物質,恐損及健康。
回應:
即便是100%純精油,在不正確或是缺乏專業引導下使用,都有可能危急健康,更遑論是假的或是化學合成的精油。正因為台灣現行法規裡,無法正視芳香療法,甚至不願承認精油的效用,台灣消費者永遠只能在這個領 域裡,用懵懵懂懂的方式使用精油產品,這不僅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, 也讓人對相關單位的專業與遠見感到擔憂。我們都知道在歐洲國家、美加地區都已將芳香療法列入輔助治療當中,甚至必須擁有醫藥背景才能考取證照,而我們居然還落後地以為芳香療法只是一種精神安慰劑,實在令人 感到遺憾。
報導:DARPHIN教育訓練經理則建議,將精油滴在衛生紙上,靜置三至五分鐘後,若精油香味漸漸淡去,屬於天然的可能性比較高;若香味持續一整天仍然濃郁,可能是化學合成精油。
回應:
我們無從得知為何記者媒體寧可選擇請教化妝保養品牌這些問題,而不願 透過專業芳香療法專家來尋求答案。每一種從植物萃取出的精油,會因為 芳香分子裡的碳結構大小而影響其揮發速度,比方說,果皮萃取的精油,因其分子量小,故揮發速度快,的確會在短時間內氣味變淡;而由樹脂萃取而得的安息香精油,精油黏稠度高、分子量大,所以揮發速度較慢,甚至會擁有不易清除的琥珀色殘留,即使過了幾天都還能聞到甜美的氣味,因此這位品牌經理的說法不甚正確。如果用這種混淆視聽的說法來誤導消費者,我相信只會造成更多的假貨出現在市面上,聰明人都知道,若要符合DARPHIN經理所說,只需要加點酒精便能使精油快速揮發並失去氣味。
眾觀以上說明,希望喜愛芳香療法的朋友能夠以堅定的態度,安心無虞地繼續使用。我們不擔心相關單位的抽檢,也無懼輿論的壓力,我們應該相信這些芳香療法先驅國家的審核,同樣我們也願意尊重消費者有選擇品牌的權力。我們所能提供的保證是:1.精油全部由加拿大進口,絕對沒有台灣分裝,因此不可能混充做假 2.明確的標示(產地、品種拉丁學名、純度),光是這樣便已構成牢不可摧的證明。我們很樂意看見政府相關單位,為了精油產品而成立「專業」檢驗機構,那絕對是我們這些有心傳達芳療精神企業的一大福音,也代表了台灣的醫療體系以及衛生機關又往前跨了一大步。
最後感謝許多擁有醫療背景的機構、醫院,最近幾年運用芳香療法做為安寧病房的身心照護,這樣的支持,也間接地鼓舞了專心致力於身心靈整合的芳療從業人員,謝謝有你們…。
全站熱搜